2011年,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中將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為約束性指標。該計劃明確要求,從2015年到2010年,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減少17%。其中,需要節能的比例。
電伴熱地暖的優越性
這座建筑需要消耗大量的材料。開采、生產和使用這些材料的過程必須經過許多資源、能源消耗、環境破壞和空氣污染。許多制造業都與建筑業有關。毫無疑問,建筑業產生了大量的能源消耗和工業污染。
建筑能耗主要是建筑施工過程中的能耗,特別是在建筑使用過程中降低能耗。這是我們建筑節能工作的重點。建筑過程中的設計材料、材料、結構、裝飾和裝飾應盡量使用可回收材料和技術。應充分考慮建筑的隔熱、溫度調節和濕度控制系統,充分利用風能、太陽能、水和燃氣等自然能源,減少對自然能源的依賴。資源和能源。賴。
建筑的防水、防潮、保溫、裝飾、隔音、照明、濕度、空氣凈化等功能可以通過材料和結構設計來解決。居住建筑的宜居性應與建筑所處的自然氣候環境有關。我們可以從我們的祖先那里繼承下來的一些建筑經驗和實踐中學習和學習更多的東西。西方所謂的“高科技”建筑模式,即生活水平高、能耗高、污染大、花朵大,不適合復制。價格控制的概念。
以電伴熱地暖為代表的低碳節能對改善建筑節能效果良好。電加熱的能源效率主要體現在能源的清潔利用和可調性。
電伴熱是由電能驅動的,電伴熱的使用主要在夜間進行。據統計,到2020年,中國流域的電力損失相當于三峽電站的裝機容量,直接損失8000億元至1萬億元。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未使用的山谷電源也被稱為“垃圾電源”。電伴熱集中控制系統是充分利用谷電供熱,實現節能。